犀利思维破解一切困局


有个小故事说是一个富商逼迫欠债的穷人把女儿嫁给他,用的方法如下:拾起两个黑色石子攥在手里,让穷人挑出白色的石子就可以免去债务,如果挑出黑色那么就要把女儿嫁给他,同时可以延长债务时间。在大家还没看清过程时穷人的女儿把其中一个石子抢走扔到很远的地方,并对大家说,只要看一看手上的石子就知道她挑选的是什么颜色了。大家拍手叫绝,而在我们看来,这还有很多解决办法!


 

第一种思路。按照正常的流程将整个事件列出来:


拿石子——拿出一枚——观看——必须拿到白色石子。


扩充整个流程:


我走上前去拿口袋中的石子——用手拿出一枚——由谁来观看——必须拿到白色石子。


这个流程还可以扩充……


这个流程除了结论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词组都可以进行改变


他没说非要从口袋拿,那我就在地上拾起一颗。

 

第二种思路。除了正常的流程,我们还可以改变流程本身:


例如改变以下条件


(时间、地点、人物、行为、事件、质量、温度、湿度、高度、角度、对比度、浓度、弧度、强度、精度、亮度、热度、程度、力度、速度、纯度、透明度)

 

●  拿出黑色的石子说,我拿到了白色,只不过它是一颗纯度为零的白色石子。


●  既然里面有1颗黑色和1颗白色,那么几率是一样的,那么我选择当我拿出黑色的我胜利。


●  如果有一口袋的黑白石子,我就多抓几次,因为他没规定抓的次数。


●  如果全是白色,让我抓黑色的,那么我就等到黑夜再抓,因为任何不发光的东西在黑夜都是黑色。


 
第三种思路。重新制定结论标准。


1. 改变转换审视对象自身属性把审视颜色转变为审视重量。


2. 转换审视对象(核心问题不是选不选石子的问题,而是对方想霸占女孩的问题)


假如女孩是短跑冠军,可以让他与女孩跑步。从事件目的性上来讲选石子是可以被跳过的,比拼我们占优势的东西。


 
第四种思路。当结果具有两分法时可以把球踢回给对方。


让对方选择白色石子,如果对方胜利,自己就算输。


 
第五种思路。要将问题缩小和放大:把问题缩小后我们就看结果,只要能达到这个结果就可以,不论用什么方法。将这件事放大后,一个管子堵塞了,我们可以在它两端接上一个管子,把堵塞的地方跳过。


 
传统思维喜欢把事物进行归类分解,犀利思维喜欢把事物组合。因为人们喜欢分解归类,所以人们尝试把概念符号化,这样有助于理解,但也有可能把概念扭曲化。我们谈到“灰色”一词时,通常认为它是一种静态的颜色,而不会认为是从黑到白的一种动态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不是一种定义,而是一种可能性。
 

其他观点